贵州烟草干燥防霉

现代农业

联系我们

贵州嘉利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经理 18181188167  

座机:0851-82285556 

邮箱:19481756@qq.com

联系人:韩经理 18908509970

座机:0851-88110567

邮箱:13088022555@163.com

网址:www.ycbch.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西路碧海花园金蝶苑A幢2单元1层15B号

“控”有术 “稳”有方 心中有烟农 ——贵州烟叶生产工作纪实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烟叶生产

“控”有术 “稳”有方 心中有烟农 ——贵州烟叶生产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8-07-06 作者: 点击:

贵州有害生物防治为您解读“控”有术 “稳”有方 心中有烟农 ——贵州烟叶生产工作纪实

从贵阳机场驱车去遵义,司机直接驶入一条新通车的高速路,“这条省内高速年前刚通车,双向六车道,比以前四车道好走得多,”一路上,白墙黛瓦的新农居掩映在翠山间,油菜花随风摇曳,道路两旁树立着“小辣椒大产业”“菜篮子工程”等大幅招牌,不时能看到田间劳作的农民……

这就是发展中的贵州。曾经是“唯尔贵州远在要荒”,现在正成为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曾经是“瘴疠之区蛮夷之邦”,如今正成为投资开发的宝地;曾经因“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发展薄弱,如今农村经济蒸蒸日上。

贵州在发展,贵州烟叶生产也在发生变化。近年来,贵州烟区将“守红线”贯彻到底,烟叶种植面积逐年缩减,收购计划从2012年的750万担下降到2018年的403.4万担,同时还要应对来自其他种植产业的冲击,部分烟农的种烟心思开始动摇,烟田里种上了水果、小辣椒,烟农变成果农、菜农,烟叶种植“稳”的压力越来越大。

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贵州省局(公司)领导客观认识到,这是贵州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要突破贵州烟草商业稳定发展瓶颈,必须以抓好抓实烟叶为突破口,做好贵州烟叶‘稳精强’这篇大文章。”2018年,贵州烟区在严守红线的基础上,打响稳控结合、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战,翻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压力大 生产亟待“稳”

正月里的一天,尚嵇特色烟基地单元工作站成员余明远偶然得知一个“重大”消息:“听说向庆春不打算种烟了,过两天准备出去打工。”顾不上多想,余明远匆匆赶到向庆春家中,发现向庆春的妻子已经先一步出发,他连忙做起老向的思想工作:“今年烟叶价格很稳定,你看家里老母亲身体还没好,今年还是留在家里种烟吧。”多次走访,几番劝说,向庆春终于被挽留了下来。

这起发生在烟区的“突发事件”折射出贵州烟叶发展面临的大趋势。

“十二五”时期,贵州烟农最多达21.37万户,随着烟叶种植计划大幅减少,规模化种植水平提升,种烟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叠加,部分产区烟农数量逐年下降。今年,贵州全省烟农7.9万户,再创历史新低。尽管大部分烟农在育苗前已经确定种植面积,但类似向庆春的情况仍有发生,“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种烟面积和烟农数量都在变化与调整。”贵州省局(公司)烟叶处负责人介绍。

其实,在尚嵇镇上走一走,就能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乡村公路一直通到村门口、家门口,农民住进现代化的小洋楼,视线所及的农田里大多是栽种水果的大棚和成片林木。据了解,贵州省政府对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部分烟农转为种植补贴更高的经济林、经济稻、精品果蔬等;路通了,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快,最近遵义播州区正与浙江乌镇旅游公司合作开发乌江古村落旅游扶贫项目,计划在播州再打造一座“乌镇”,有烟农指着一处建筑工地告诉记者:“那里正在建宾馆,以前就是我们的烟田。”

“队伍稳定难、烟农流失”逐渐成为制约贵州烟叶发展的瓶颈。贵州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高体仁指出,“控”不是滑下去、垮下去,要从“做精做强”的长远角度谋划“稳”的问题。“我们要始终坚定全国第二大产区的自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贵州烟叶的总体要求是‘求稳’,核心任务是‘做精’,最终目标是‘图强’。”

春节假期刚过,贵州省局(公司)立即召开烟叶生产推进会,对全省烟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细化。基层烟站的工作人员多次来到烟农家中,宣传种烟政策,算好种烟的长期经济账,抢抓生产节令的黄金期,力争在大田移栽、农民外出务工之前再稳定住一批烟农。贵州有害生物防治

同时,省局(公司)大力指导各烟区做好稳定烟区与优化烟区的工作。烟叶计划资源分解坚持市场优先,向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区倾斜,向完成计划能力强的产区倾斜,向脱贫攻坚难度大的产区倾斜;以千亩村、万担乡和重点县为主,围绕适宜烟区和基础设施,按照计划、烟农、烟地、物资、设施“五配套”原则,优化烟区,不得为完成计划盲目发展、零星布局、分散种植。

播州区局(分公司)将马蹄镇作为优化烟区的示范点,依靠村委会土地流转中心流转成片烟田2500亩,然后按计划承包给烟农,成为全区典型。播州区局(分公司)副经理蒋石香介绍:“马蹄镇去年就开始探索土地流转,规模化、机械化开展得都不错,合作社还与蔬菜中心合作,利用轮作期种植花菜,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稳定住烟农。”

经验足 规模“控”得住

在播州区惠利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中心育苗工场里,嫩绿的烟苗悄悄“探头”,放眼望去,苗盘上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新绿色。工场外立着一块信息牌,一张烟苗领取发放表非常显眼,上面详细标明着育苗工场供应的130户烟农所在具体村组与种植面积信息,遵义市局(公司)烟叶科科长田维强表示:“守红线,必须要从源头严格把控。”

今年,贵州计划收购烟叶403.4万担,比去年又减少近100万担,尽管烟农数量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守红线”工作就能松口气,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科学、平衡地处理“控”与“稳”的辩证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谈起“守红线”,贵州省局(公司)有成功经验,也铭记着历史教训。1997年、1998年间全国烟叶大面积超产,贵州也未能幸免,烟叶生产的良好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才得以恢复。如今,轻装上阵的贵州烟区更懂得严控规模的深刻意义,无论种烟计划与烟农数量如何变化,“控”的思想已经入脑入心,成为烟叶产区的“常规动作”。

今年年初,贵州省局(公司)采取“自下而上报”和“自上而下批”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将计划“总盘子”层层分解,全省严格按计划签订收购合同,严格按计划统一组织育苗,同时由省局(公司)统一进行物资招标采购,严格按计划组织肥料、地膜等农资供应,严格按计划移栽种植。

现在来到烟区,刚刚完成翻耕的烟田里插着一张小小的烟农信息卡,上面清晰写着烟农信息、种烟面积、种植品种。据了解,全省建立了七级督查制度,从烟站网格经理、烟站站长到县级局(分公司)的专卖、内管、监察各部门,再到市(州)局(公司)、省局(公司)的综合调查组,种烟面积逐层检查、逐层核实。“如果确实有烟农放弃种烟,公司会对种植面积进行调整再分配,如果仍有缺口,已经育好的烟苗也不会发放,将在移栽前彻底销毁”,田维强表示。

向天兵去年种了60亩烟,收入13万元,今年“就想多赚点钱”,碰巧自家田边的烟农放弃种烟,他便将土地流转过来,将面积扩大到140亩。蒋石香说:“像向天兵这样的种烟大户,是烟草重点关注的对象,一定要严格做好供苗、移栽工作,避免超种超收。另一方面,播州区局(分公司)对种烟面积超过50亩的烟农加强审核,严格核查烟农的基础设施、资金能力、劳动力等,避免‘有地无人种’。”

今年,贵州省局(公司)还决定对烟叶工作实行单独考核,建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包保制度,省局(公司)领导带头联系市(州)局(公司),机关各部门挂点帮扶县级局(分公司),“以前是包保人提供指导,现在要对包保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省局(公司)烟叶处负责人介绍,省局(公司)领导和机关部门职工收入与包保单位烟叶生产目标任务挂钩,旨在推动烟叶工作全员参与、上下联动、责任捆绑、风险共担。

计划减 收入不能减

走进龙坪育苗工场,占地6.5万平方米的育苗大棚一眼望不到头,目前育苗面积占到三分之一,闲置的苗棚用无公害栽培方式种植特色丝瓜。团溪烟叶工作站站长何小亚介绍,设施利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去年种植的52亩丝瓜实现总产值88.92万元。

“种烟面积减少了,我们的技术、服务、经营管理更要跟得上,不能让烟农收入再有损失。”贵州烟区严控规模以来,省局(公司)每年都在助农增收上下一番苦功夫。

贵州绝大部分产区处于北纬27度烟叶黄金产业带上,烟叶风格独特、品质优良,去年新一轮全国烟叶香型风格区划中,贵州省的蜜甜香型烟叶占全国总量第一、清甜香型烟叶占全国总量第二。这是贵州烟叶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也是进一步提升烟叶品质的信心所在。

基于此,贵州省局(公司)提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规划优质烟叶产业带,打造优质烟区,完善配套烟叶生产设施,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造“贵州山地生态烟叶”品牌。

遵义施用有机肥已有多年,烟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烟秆、酒糟等废弃资源产业化生产烟用有机肥,将土壤保育工作做得扎扎实实。烟叶处负责人介绍:“各地烟区在完善生产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做好优化结构、有机肥生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绿色防控等工作,争取通过生产措施和收购管理综合施策,确保今年烟叶收购价每公斤增加2.4元以上。”

此外,贵州的多元化产业一直经营得有声有色:毕节的烤房里种上双孢菇,实现全产业链经营;贵阳的烤烟合作社面条厂实施品牌化经营;遵义探索出轮作烟田稻鱼共生增收模式。多元化增收是贵州烟区的传统优势,也是省局(公司)践行脱贫攻坚的责任所在。

今年,省局(公司)专门规划了“四个1亿工程”,即推进合作社自制有机肥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推进双孢菇、茶树菇等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推进订单蔬菜、有机粮食、生态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化发展,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发展烟草农机综合利用、农资代购服务、生物质燃料加工、育苗物资生产等社会化服务,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烟叶处负责人表示:“全省烟区将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设施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拓宽烟农增收渠道,努力开创‘主业增收、辅业创收、扶贫助收’的烟农增收新格局。”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要确保今年种烟收入58亿元以上,户均收入7万元以上,多元经营增收7亿元以上,贫困烟农脱贫800户以上。”

惊蛰已过,春雷隆隆。黔贵大地上,烟叶生产拉开大幕,春耕备耕紧密筹备,“守红线”“稳队伍”“促增收”等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在这个充满着希望的春天,贵州烟草商业系统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化作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拼搏苦干,期待着一番新作为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会是一个农业强、烟农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贵州有害生物防治

贵州有害生物防治

本文网址:http://www.ycbch.com/news/436.html

关键词:“控”有术“稳”有方,心中有烟农,烟叶生产工作

最近浏览: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